手机人民网

 国际观察:斯蒂格利茨的忧虑和美国真相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20年07月09日11:09

在斯蒂格利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特朗普当选,是美国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对立、社会不公的结果。当然,正如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的,也是希拉里之流政客的政治错误所致。他认为,希拉里将那些处于美国去工业化地区以及竞争对手的选民称之为“可悲的人”,反映出美国精英阶层傲慢的姿态,从而最终帮助特朗普步入总统之巅。

作为曾经的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和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茨尤其对美国在所谓去工业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贫富悬殊有着深刻认识。在这本新书中,他甚至用了整整一章专门论述目前美国的经济运行,为什么需要更多集体行动,需要更多政府行动。他这种坚定唱衰市场、力挺政府作用的观点,与长期左右美国主流经济政策制定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他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几乎是完全南辕北辙。他甚至提到,亚当斯密当初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现在的美国是“完全不存在的”。

斯蒂格利茨指出,日益增多的创新经济需要巨量的基础研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经济日益庞大和复杂,环境和生物圈在遗留问题和发展所需的双重挤压下显得更为脆弱,再加上整个经济体系的复杂化、流动化和全球化,每一个都不可能只通过容易失灵的市场机制得到解决。刚刚相反,都需要政府这样一个特别的角色给予统筹和打理。当然,斯蒂格利茨也承认,政府也有失灵的时候。但是对此问题的解决,不是否定和取消政府的作用,而是需要加强政治体制的配合,特别是需要有具有批判性和独立性的媒体等组织,参与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以保证政府的有效和各社会力量之间的平衡。

当前,美国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依靠底层低收入的选票而当上总统的特朗普,以及在他执政期间提出的减税、限制移民等政策,究竟是否能够改变美国底层民众收入降低、社会贫富悬殊扩大、各种不平等严重等的状况呢?或者说,特朗普是不是真的会成为底层利益的代表?斯蒂格利茨对此是明确否定的。他称之为的“特朗普的糖衣政策”,有太多伪装。从长期看,不仅不可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还会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大伤害。这也是斯蒂格利茨在本书多处特别忧虑的关于美国社会的另一个迷局。不幸的是,这一揭示很不和谐地杂糅了在全球化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政策长期主导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和在此背景下反弹出现的逆全球化和国家民粹主义问题。前者导致失业、低收入和产业空心化,后者导致低效率、高成本和没有竞争力。这种左右为难的悖论、进退维谷的困境,事实上已经成为左右各派共认的美国现实。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