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旅·体育

从“四大名著”热看回旋式文化(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7-22 08:18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四大名著的当代传播可以发现,它们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峰,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前往“攀登”;而不同时代的人们也携带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将属于他们的旗帜插在这些高峰之上。早先《百家讲坛》解读四大名著即有此感,而这一次插在其上的旗帜则是在年轻观众中风行的“弹幕”。

B站以弹幕闻名。从感慨女儿国国王“好有趣”,到把“桃园三结义”理解成超级创业者与天使投资人一并合伙出道;从悟空出海求法“回来就是海归”,到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单口相声的“伦理梗”,一种“以今格古”的融合文化形态得到了十足的体现。它如同一阵旋风,回溯式地将过往的文本卷入当代潮流之中,从中激发出属于当代观众的集体认同。譬如《三国演义》“智收姜维”一集中,诸葛亮直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画面成为社交表情包的一时之选,B站剧集播放到此处,大量网友涌入,以“全体起立”式的弹幕进行“打卡”,形成彼此认同。

这种回旋还反映着当代观众对经典的尊重与认可,对个人情感和情绪的促发,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经典认知。比如有网友对《红楼梦》中《枉凝眉》词的使用,有的打趣,有的深情,恰为经典与当代文化生活的双向介入,提供了例证。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能够被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含义。融合时代,这种回旋式的文化景观可以给予人们更多的想象,同时也提示着文艺创作要有更深切的精品意识,以求无愧于未来年轻观众那一次次“回眸”。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