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夜生活复苏:让民众重拾“幸福感”
日暮降临、华灯初上,马头琴声起,身着蒙古族服装的表演者登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院内,一场马头琴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随着各行业有序复工复产,内蒙古的文化夜生活逐渐“苏醒”,再现昔日活力。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共同推出“人民剧场为民演出”活动,包括草原经典歌曲、器乐演奏、舞蹈展示、京剧折子戏、二人台小戏小品和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剧目上演。
“看着台上精彩的演出,感觉热闹回来了,全家人晚饭后一起看演出,非常幸福。”呼和浩特市民张锦荣告诉记者。
夜读也是内蒙古文化夜生活的一张靓丽名片。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马文化书店向读者开放了夜间读书区。
“有很多读者下班后来我们书店看书,读书气氛特别好。受疫情影响,虽然我们的线下活动减少了,但是读者们的阅读热情不减。”呼和浩特新华书店马文化书店卖场副经理郭江华说。
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是内蒙古文化夜生活的重要集聚地之一。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古玩字画、各式舞团……这里集聚了吃喝玩乐的各种元素,深受年轻人喜欢。
“我们有个兴趣小组,每天我们约好时间一起到大召广场练习,玩累了还能在这儿吃个宵夜。”轮滑爱好者秦浩告诉记者。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