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讴歌新时代人民的诗篇

中国作家网  2020-08-19 14:59

巴彦淖尔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等多民族聚居区,也是移民地区,所涉及的民族宗教、文化风俗也是丰富多彩的。《乌拉特草原上的红党》讲述的是当地牧民恩克巴雅尔1919年在北京蒙藏学院接触到李大钊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教育,1920年间赴外蒙古及苏联,1921年春末夏初在乌拉特前旗阿拉塔苏木巴音宝力格村成立了第一个革命组织——“乌兰纳明”,在乌拉山前山、后山建立了一些党小组,以六件具体的事例,确立了恩克巴雅尔是最早在蒙古草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见过奇俊峰将军》《一生中的黄金时间就是知青那段》等写的是发生在这里不同时期的故事,《在乌梁素海边》《海流斯太》《〈鸿雁〉的家乡》等则涵盖了当地的文化、宗教、民俗、生态等,体现出了地域民族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采访对象所叙述的历史、经历,其跨度涵盖了上世纪初以来的各个时期,这些或是波澜壮阔的、或是惊心动魄的、或是坎坷悲欢的、或是微小却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不是作者刻意加工雕琢出来,但作者在追求本真过程中也必然渗透了自己的思想观照及价值取向,这些由采访对象叙述的故事经作者提炼后,无论是大背景还是小生活,既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也折射出了生活的味道和色彩。

这本书中涉及的人物是众多的,有牧民群众、普通党员、基层党支部书记,有老人、学生、妇女儿童,有文化人,有喇嘛等,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作者也把目光聚焦到了基层的党员和党组织,在“乌拉特笔记”中有《一场和谐的村组合并》《农村的事, 要有个好人带头》《毛家圪旦村过党日》《上对党, 下对民》等,在“青海笔记”中有《党旗在天路飘扬》《“中国力量” 托举新玉树》等,可以看出作者的目光及触觉所向。这些生动活泼的故事,读来津津有味,引人入胜,也为我们在深入生活中寻找源头活水和创作灵感。

本书沿用了作家二月河为《乌拉特原生态调查》所作之序,陈寿朋教授也在序中说到:卫庶是个有心人,在乌拉特前旗工作和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他做了大量的调査研究工作。从书中可以看到他细腻的观察能力和很好的观察角度。“记载下各民族生活的变迁,岂不就是讴歌人民的诗篇?”(阮持领)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