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旅·体育

期待现实题材剧更丰富多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9-16 07:46

蒋云峰:今后依然会有很多表现一线城市众生相的作品,但视角会更加新颖,甚至会出现不少十几集、20集的精致短剧集。此前之所以表现三四线城市人群的作品相对匮乏,一是文本作者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二是整体人口流动方向是“进城”,三是社会文化取向的工具性。目前来看这三个关键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我个人比较期待现实主义作品视角的多元化。

周可慧:我们正在这方面做一些储备,也在做用户调研,真正下沉到三线、四线城市的观众中去,收集他们的反馈,今后做现实题材剧会加入一些元素。

记者:目前现实题材剧创作、制作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补上这些短板?

周可慧:观众其实对于现实生活有自己惯有的认知,我们做剧时不能刻意去打破他惯有的认知,但是要告诉他我们想表达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除了文本上做到很真实,给出很多真实的情节,在整个工业链条上,包括制作、拍摄、演员表演、后期宣传推广,都要放在一个体系里,体现核心价值观。

赵毅:现实题材剧的难点在于制作公司、创作团队,包括编剧、策划团队,要有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提炼和总结,而且表达时能和今天的观众对应。

温豪杰:作为一个创作者,我面临的困难是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沉浸下来,而不是什么都迎合,什么都想要。

蒋云峰:最近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国内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与审美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变化不一定在传统的创作者那里得到及时的呼应。虽然不少新兴创作者开始推出一些真实反映当代年轻人生存状态的故事文本,但这个群体人数还不够多,还不够职业化,需要时间来呵护与培育。

刘斯斯:从制作公司来讲,痛点是可能一个月拿到5个剧本,都是差不多的,特别是现实题材的,故事、人物等比较雷同。创作者和策划者应该寻找更新的角度来展现时代和生活。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