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步兵打飞机”神话的队伍:军事过硬始终是金字招牌
一支连队的精神地标
今年八一建军节,曹俊鸿在部队过了第5个生日。
1998年夏季,一场洪水席卷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西上饶,一位孕妇挺着肚子,在各山头之间转移。
站在高处眺望,洪水凶猛,大堤上跳跃着的一群群迷彩身影,让她看到了希望。
那年8月1日,这位母亲分娩了一个男孩,起名曹俊鸿。
或许,从那时起,曹俊鸿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军人。
5年前的9月,报名参军的17岁青年曹俊鸿坐在电视机前,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胜利日大阅兵。屏幕中,猎猎战旗引领着威武之师阔步向前。
当“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从天安门广场前走过,曹俊鸿禁不住感叹:“真有气势!”
没想到,10天之后,曹俊鸿竟然来到这个连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这支满载荣誉的英雄连队,还有一个名字叫“红四连”。她诞生于1927年黄麻起义,和人民军队同龄。
入伍前,曹俊鸿只在书本里和电视上看过“阳明堡”的相关介绍。来到“红四连”,他才知道,阳明堡是一代代连队官兵的精神地标。
那是一场被搬上电影屏幕的战斗传奇——
1937年10月,数架敌机连日在山西上空穿梭轰炸。八路军129师769团侦察获悉:阳明堡机场停放着日军飞机24架……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