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2020-09-29 08:56
“电子证照互信互认”拓宽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同城”待遇、大数据筛查无证经营的外卖商户、智能引擎精准定位困难群众……从安康码到“城市大脑”,长三角地区借助数字技术优势,先行先试,突破行政壁垒,刷新一体化发展的高度、速度和温度。
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迭代,驱动着社会治理观念的变革和治理手段的升级。从数字化、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激活新动能,不断拓展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开放共享 打造“智慧长三角”
在日前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数字政府建设论坛上,《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正式发布,沪苏浙皖宣布将共同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场景中的共享互认。
“推进区域电子证照互认,是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次突破,对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实现电子证照互认或一网通办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王崧说。
事实上,早在2019年,长三角地区携手开通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通过政务服务数据跨区域融通共享,打造全国首个“一网通办”旗舰店。
一网通办、无感漫游、电子证照互信互认……长三角三省一市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通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各层级间的数据,构建常态化信息联动机制和平台,推动治理协同,服务联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
“我们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多个研究所,围绕智慧城市群建设、跨区域政务服务、生态环保等场景的技术需求加大研发投入。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让城市有速度更有温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解决方案徐建峰说。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