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黄金周:在上海感受文化消费的热度
奏鸣“田园交响曲”,踏秋赏景商机旺
在上海第一高楼仰观“云上书榜”,俯瞰秋意盎然的黄浦江景……位于上海中心239米高空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国庆假日期间游客如云。
即使采取了预约和限流措施,这家上海最高书店的客流量和平时周末峰值相比依然提升了20%。“可能因为假日因素,文创产品特别受欢迎,卖得比咖啡还要好。”朵云轩运营总监冯洁说。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重归自然,享受田园之美。连日来,在植物园里举办的辰山自然生活节,迎来一波又一波踏秋赏乐的游客。人们在草地上安营扎寨,去“车主集市”练摊买卖,在文创市场挑选礼物,在草地上聆听“仙乐飘飘”。
据介绍,上海在假期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主题推出140余项活动。踏秋赏景、家庭团聚、文化味浓、消费旺盛,是众多节庆活动的共同特征。
“国庆档”胜“春节档”:家国情怀最动人
这个超长黄金周,上映影片丰富、电影票房更加火爆。身处作为中国电影摇篮的上海,人们感受愈发鲜明。
工作在“魔都”的“新上海人”刘楠,今年因为疫情考虑和加班安排没有回乡。国庆中秋之夜,她独自走进影院观看电影,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我和我的家乡》太值得推荐。看着看着,看哭了;看着看着,又看笑了……”刘楠说,一部影片,让距离家乡数百公里的她,心中萦绕关于家乡的最美记忆。“虽然不能回家,但想起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觉得生活于这个时代何其幸运。比起个人的‘小确幸’‘小欢喜’,家国情怀才最是动人。”(记者孙丽萍)
| 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