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是可教的吗?大学的恋爱课该教些什么
除了帮助学生“脱单”,大学恋爱课还可以培养情绪管理和共情能力,让学生学会经营好一段情感。恋爱关系不会是绝对理性的,大学校园中因情所致的抑郁、自杀和暴力行为,都是情绪失控下造成的情感悲剧。只有摆脱感情中的无意识状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感知对方的心意,感情才能走得更长远。
除了“术”的传授,恋爱课更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树立积极向上的恋爱观,提升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虽然恋爱没有固定公式,每段关系有着不同的相处方式,但理想感情状态绝对不应该怎样,应当有所共识。比如,当情感关系中充满索取、羞辱、贬低、欺骗等负面因素时,就应果断地与对方说再见,而不是自我欺骗、继续忍耐。
近些年,不断有人打着女德、PUA、情感挽回等旗号,宣扬奇葩的恋爱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导女性自我物化、号称情感可以被操控的错误理论,却不乏年轻拥趸。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年轻人希望解决情感问题的现实需求,也暴露了相关教育存在一定缺失。而正确恋爱观的树立,恰恰是传统大学教育的薄弱地带。
正如周濂在《打开》一书中所说的:哲学可以让人看清到底谁在胡说八道。理想的大学恋爱课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获得幸福,但至少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不至于在遇到情感挫折时慌不择路,被社会上一些扭曲的恋爱观所误导。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