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镜”越来越多 各地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事实证明,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儿童青少年近视方可防控。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实施方案》印发两年来,全国各地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谋划、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法、精准施策发力,稳步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山东省从学龄前开始建立包括眼生物学参数的完整眼健康档案,监测远视储备值情况。全省建立3—5个市级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市,25—30个近视防控示范县(区),120所近视防控试点学校,实现示范市、县(区)、学校内学生的视觉筛查率100%、建档率为100%、近视预警率100%。2019年,山东省近视率较2018年下降3.03%。
福建省三明市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将学校年度学生总体近视率、新发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幼儿园综合评选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出台《“眼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完善“采集—分析—建议—复检—跟踪”全过程眼健康档案。截至目前,全区有34所中小学建立眼健康档案,17000余名学生完成普及型眼健康建档,5700余名学生完成包括散瞳检测视力在内的深度眼健康建档。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