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沉迷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近来,沈女士有些担忧: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抱着手机对短视频刷个不停,还沉迷于某款热门移动端网游,家长拿他没办法。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10分钟。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
针对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平台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在相关功能以及内容方面进行限定。那么,“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限制时长和充值功能
今年18岁的浩迪(化名),高中时一度沉迷某款热门手机游戏。“尽管高中学习紧张,只要一有时间,我还是忍不住打开手机玩两把游戏。”
后来,游戏界面弹出窗口提示强制下线,浩迪才得知,该游戏发布了“限时令”新规,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
浩迪向记者展示的最新系统健康公约显示,目前,该游戏不仅要求所有用户账号实名认证,还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用户在线时间、充值上限等有更详细的规定。
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安排。同月,根据国家网信办要求,国内53家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