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留守儿童“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叫”
一个人在县城里奔走许久,失败了无数次后,她终于看到了希望。一位工厂主听说了她的故事,主动为她贷款担保;教育局通过了她的办学申请;几经波折,15亩教学用地终于拿下……好消息接踵而至。
“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每每想起那时,她都会念上这么一句。
2013年,在众人的托举下,一座崭新的学校在歙县古城不远处拔地而起。剪彩那天,汪育红甚至有些恍惚,不太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如果我有十块钱,我愿意拿出九块用在孩子们身上。”谈起自己的学校,汪育红一脸自豪。
她没有说谎。
教学楼里,孩子们可以跟非遗传承人学习竹编,或者在美术室里画一张家乡的风景画,或者在排练厅里拉上小伙伴跳一支舞。
操场上,少年们跑得飞快,脚下生风,眼里有光。
“你的梦想是什么?”
许多年前,在安徽歙县溪头镇的一个山村学校,有位老师课后留下了一道思考题——
“你的梦想是什么?”
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儿挠了挠脑袋,想了好久,才在练习册上一笔一画地写上,“当一名老师”。
18岁时,汪育红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1999年,从师专毕业的她,进入了歙县黄村乡石门小学任教。
短发、穿碎花连衣裙,瘦削的她和孩子们混在一起,不像老师,更像姐姐。条件艰苦的山村学校里,这位姐姐总是拉起弟弟妹妹们的手,带着他们咿咿呀呀地朗读课文。下课之后,她又和孩子们一起,幻化成山间田野里的一股风,和笑声一起吹进村子里的每个角落。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