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20-11-16 08:55
为了最大限度给室内集热,一开始他们采用太阳能主动搜索定位的方式,科技含量很高,用上了自动定位、太阳能集热、高效换热器等科技。可在试用中发现,虽然亮点很多,却要求全天候有电,且换热器需要定期清洗,对官兵维护要求很高。
考虑到操作使用不能给官兵造成负担,他们几次改进,最终确定采用阳光走廊的方式蓄能,不使用任何动力装置,只需官兵开关窗户就能调整室内温度。
看到很多高科技被“减配”,不少人问他们:把科技含量降低了,你们不怕以后评奖时受影响吗?韩旭告诉他们:军队科研不能搞简单的“科技秀”!只有最适合打仗需要的,才是最好的科研成果。保障战场打赢,才是给我们军队科研工作者的最高奖励!
把目光紧紧投向一线官兵
■刘建伟
在雪域高原邂逅陆军工程大学新型保温方舱研发团队,边吸氧边聆听他们研发中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看着一拨又一拨边防官兵自发向他们敬礼,记者在感动的同时,也陷入了思索:为什么是他们研发出新型保温方舱?
有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必然!
因为他们把足迹深深地扎根到了雪域高原,把目光紧紧地投向了一线官兵。诚如韩旭教授所说,你离基层有多近,你确定的科研项目官兵就有多需要。正是因为他们九上高原,和边防官兵零距离接触,才让他们摸清了边防官兵的真正需求,才让他们找准了研发方向;正是因为他们对高原边防官兵有感情,把官兵的需要装在心里,才有了二十年如一日跨专业钻研攻关的不竭动力。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