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财经类院校新文科怎么建:构建大学科视野、教师是关键

光明日报  2020-11-16 09:19

“致公”是南审校训之一,南审教师“致公”精神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还落实到服务国家审计和联合国审计实践项目中。多年来,南审积极选拔骨干教师赴审计一线,全程参与国家审计实践项目,王会金、陈骏、李兆东等一批专家参与的审计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主动服务国家治理,并将经验成果用于人才培养。

作为南审最年轻的80后博导、教授,孔新兵是统计学方面的顶尖高手。他认为一个称职的新文科教师,除了教知识,还应该传递社会上的新趋势,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应用随机过程》课程,希望学生掌握后,以后拿到数据能用简单模型去做验证性工作,把所学知识用在量化投资、保险精算、实际工程管理等方面。”

据统计,南审现有专任教师1140名,其中教授184名,副教授375名,博士644名(占专任教师的56.5%),生师比15.28:1,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4人,逐步形成一支与新文科建设需要相匹配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是新文科建设的主方向

在南审,有这样一门《会计学》,上线中国大学MOOC(慕课)才13周,就有近4万人选课。课程被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遴选为报送教育部课程思政的10个典型案例之一。一门高深难懂的专业课为何如此受“青睐”?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