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火爆 学校体育课该干啥
闻风而动的校外补习班被竞相追逐,不禁让人困惑,学校体育课去哪儿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正常教学环节的体育课时仍然不足,体育课并没能摘下“副科”的帽子,占用体育课上所谓“主科”的担忧依旧未能消除。
除了保量,还要保质。在一些学校,体育课仍然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教师将体育课等同于自由活动课。而无论是为了提高分数,还是为了扎实增强体育技能,学生们都无疑需要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更加精细的训练方法。要实现这些,离不开学校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如此,学生才能接受专业性更强、效率更高的体育教育。
此外,一些配套举措也应该及时跟进。比如: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场馆、器械进行修缮;适当延长运动场地开放时间,在周末或者其他课后时间也对学生开放;采取更加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方式,在体育课外开设长跑活动、增强广播体操的实效,或者针对考试内容进行专项训练,甚至组织比赛,等等,都是学校应该而且必须要动的脑筋。
提到教育,公平总是最大愿景。学校作为一个相对平等并单纯的场域,往往最能承担起“公平”二字。如果学校将责任转嫁给家庭,甚至课外培训机构,各种差距会立刻显现出来。就以体育课为例,家庭条件是否承受得起课外培训、父母是否重视、家庭住址与体育设施的距离……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校内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是学校应该落实的主体责任,也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行。(吕京笏)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