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校体育、美育强起来?各地逐步积累经验
高校的专业资源,也可以为中小学体育美育发展提供支持。11月11日,北京市东城区“高参小”(高校、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总结会上,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6年级学生郑博皓、高浛斐表演的京剧《珠帘寨》选段赢得热烈掌声。
“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们手把手教学,让我爱上了京剧。”高浛斐说。2014年起,通过“高参小”,中国戏曲学院的教师们来到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帮助开设京剧课程、指导社团等。6年来,“高参小”已惠及北京市166所小学的40多万名学生。
针对薄弱学校体育美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两个《意见》还提出实施体育、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江西探索从高校师范类音体美专业大学生中选派志愿者,到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边远农村小学开展一学期的支教,2019年选派2695名学生,受援学校达900所。“我们学院足球专业的支教大学生,圆了许多留守儿童的足球梦。”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罗林说。
江苏省注重农村学校美育均衡发展,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少儿版画、南通市通州区的民间美术、镇江市扬中市的剪纸艺术、扬州市邗江区的传统手工艺、徐州市睢宁县的儿童画等,成为当地农村学校的美育特色。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