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小学校名怎么动不动就20多字?孩子记得住吗
某地新建一所小学,教育部门承诺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确定学校为“××外国语小学××校区”,同时引进××教育学院的高校资源,为学校提供课题研究、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业主闻讯,连夜冒雨维权,因为他们一直期待的是××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校的校名,而不是××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分校的校名。事实上,××教育学院的小学教育乃是王牌专业,而业主们不知情、不认可,主管部门只得含“累”放弃。
中小学的校名何以那么长?背后也许是名利的合谋与共赢。有人感到痛心惋惜:名校办分校,分校再办分校,又有校区,某个名校集团旗下有近30所分校;分校的“碗里”到底能有多少名校的“汤料”?老百姓最后也许没有真正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只是虚荣心的虚幻满足。我倒不这么觉得,那些学校不挂名校的分校,优质教育资源就能自然“空降”吗?可能更不受待见,更缺乏发展信心。挂出名校的牌牌,至少本届学区房可以获得一定升值空间,东方不亮西方亮也。
现在,“房住不炒”的警报不时拉响,中小学的校名不断前缀名校的牌子,这算什么操作?不是在推波助“炒”吗?
我还是更关心校名变长之后的那些小问题:其一,名校的老师,有多少能说清楚他们办了哪些分校?且不谈和分校老师一同备课一同活动;其二,分校的孩子,有几个能准确说清楚自己的学校名称?其三,现在学校很重视对外交流,20多字,有的还加注括号,这复杂的校名该怎么翻译,才能让地球人一听就明白?
周云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