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要实现哪些人生“小目标”?受访青少年首选父母康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未来15年我国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当代青少年担负着重要的“青春责任”,对于15年后的生活,他们有着怎样的想象?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你心目中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青少年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少年规划过15年后自己的生活。对于到2035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受访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访青少年打出了满分10分。
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受访青少年信心度平均打分8.1分
2000年出生的琳琳(化名)正在读大三,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高考填志愿时,她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未来15年,我给自己订的计划是去山区做支教,去其他国家做汉语国际教师”。
琳琳知道要实现计划目标,需要坚持和付出。虽然这个过程中会有不少压力,但更是前进的动力,“只有现在非常努力,未来才有更多的选择”。
调查中,72.4%的受访青少年规划过15年后自己的生活。想到15年后的自己,憧憬期待(63.4%)是受访青少年普遍的感受,其他还有淡然平静(38.8%)、自信笃定(37.5%)等,积极态度的获选率远高于迷茫焦虑、畏惧逃避等消极态度。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