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高中生向父母要“试错权”是不听话吗

中国青年报  2020-12-11 08:34

高中生向父母要“试错权”,是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他们变得更有主见,有不断尝试的勇气,并希望和家长平等地沟通,打破以往亲子关系的局限。从“父母也许是对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错的”“我们学到的东西和世界观与父母有差异,但要求同存异,尊重差异,也要换位思考”等表达中,不难看出,孩子的诉求并非出于叛逆心理,而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这无疑代表一种积极的指向。对此,家长理应及时反思家庭教育的不足,调整节奏,适当放手。

给予孩子“试错权”,意味着双方要建立起更多信任。家长的角色定位从“主宰”转变为“陪伴”,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只以“听话”为标准,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规划成长路径。相应地,孩子也会愿意敞开心扉,和家长剖白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亲子间的争议逐步弥合、矛盾慢慢化解,才会有和谐的家庭关系。

给予孩子“试错权”,意味着将选择的自由交给孩子,让孩子经由切身体验去获得独一份的感悟。须知,人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算术题,也没有哪种生活方式绝对正确。前人的经验再丰富,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

当然,这不是鼓励孩子知错犯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依然有必要引导和保护孩子。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监护人,拿捏好分寸尺度是一项极大考验。家长要在孩子“撞南墙”时做好保护措施,也要在孩子失败后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避免孩子的行为损及他人权益或伤害到自己。有时,孩子也应理解和感激家长的付出,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当家长的爱不再是一种束缚,当孩子敢于理性试错,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也会传导到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最终改善孩子整个的成长环境。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