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战疫”奏强音,“线上”觅转机

北京晚报  2020-12-23 08:26

线上线下 如何共赢发展?

在杨洋的指挥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张昊辰的钢琴彼此追逐,奏出波澜起伏、连绵不绝的声响。经历了纠结与静谧,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走向第三乐章的“盛大狂欢”……相隔近半年,孙洋和同事们的镜头里第一次出现了观众的身影。7月25日,国家大剧院终于迎来了疫情后的首场限量售票演出。在摄像机的画面中,孙洋似乎看见艺术家们眼角隐约有泪光闪烁。

7月31日,阔别188天,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启(见图)。当李飚再次带领北京交响乐团站上这方舞台,观众的注视让他再也难掩满心激动:“没有掌声的音乐会是不完整的。我们出现在这里,也是想让大家感觉到古典音乐从未消失。”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向好,古典音乐市场终于从长达半年的停摆中苏醒,致敬贝多芬诞辰250周年是今年另一大主题。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柳鸣、张润崯、党华莉等10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接力奏响了贝多芬全套小提琴奏鸣曲。12月12日,北京交响乐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了长达12小时的“奔跑吧!贝多芬——2020贝多芬马拉松音乐会”。

疫情过后,线上演出还有继续的必要吗?孙洋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孙洋举例说,“就像体育比赛,我们可以通过转播时的慢动作看到许多现场看不到的细节,但依然有人选择走进现场,为的是一种‘共情’,这是线上不能代替的。线上能给予的是细节和传播的广度,在艺术推广的效果层面,它是毋庸置疑的。”

而线上这门必修课已然在“倒逼”从业者转变理念,学习更多“技能”。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