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护一江碧水
杨杰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前坪村渔民,2020年7月30日,随着渔船被回收处置,捕了20多年鱼的杨杰和乡亲们一起告别渔民身份。他们是宜昌市最后一批退捕渔民。
“我是在渔船上长大的,心里不舍得,但我知道长江禁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杨杰说,近几年收获越来越少,“越早上岸越好。”
为恢复长江渔业资源,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已于2020年1月1日起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零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
截至2020年9月上旬,重点水域退捕渔船回收处置率接近95%,退捕渔民已落实社保和转产就业比例分别达到60%和50%。
与此同时,专项打击和日常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在长江口水域,多部门执法力量开展打击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取得显著成效。长江流域多地建立“水陆并重”的监管长效机制。
曾经,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如今,长江水生物资源正逐渐恢复。
日前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19年)》显示,葛洲坝下宜昌江段中华鲟繁殖群体估算数量为16尾;洞庭湖和鄱阳湖枯水期分别监测到长江江豚252头次、1049头次;长江上游攀枝花至重庆江段调查到特有鱼类37种。长江流域合计放流经济水生动物37.6亿尾(只)、珍稀特有水生动物795万尾。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