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旅·体育

2020年中国电影:主流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光明日报》  2021-01-06 09:07

原标题:2020年中国电影:主流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电影展现了多题材多类型协同发展的趋势。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以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模式展现叶嘉莹坎坷却始终不忘追寻初心的一生。还有犯罪片《除暴》,奇幻片《赤狐书生》,青春片《热血合唱团》,文艺片《一秒钟》等也在各自的类型题材领域有所拓展。

总之,2020年中国电影深入关注历史与现实,通过对民族精神的艺术化展现,为观众提供精神动力,也提振了电影人和电影市场的士气与信心。

新发行方式搅动市场生态,小成本影片或迎来春天

2020年1月25日,撤出春节档的《囧妈》在互联网平台上线首播。之后,院线电影《肥龙过江》《大赢家》也相继在视频网站播放。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疫情期间的文化需求,但也引发了院线、业界乃至社会的强烈反应。院线电影试水网络发行方式,更多的是疫情下的特殊选择。院线发行仍是电影发行主流,网络只是其有益补充。疫情后观众对影院观影的热情爆发也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文化交往活动空间,影院在人们社会交往日益网络化的今天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虽然网络发行不会成为大多数影视公司的选择,但它确实为电影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我们看到,一批青年导演的小成本影片开始探索网络发行。《春潮》《春江水暖》《夏日往事》等作品在视频网站首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些作品还在网络口碑的推动下重新回到影院放映,二者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在我国艺术院线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对于制作宣发成本有限,档期排片不占优势,具有特定观影人群的小成本影片,网络发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未来能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生态,或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影片大量积压和院线发行有限的长期矛盾,进一步细分观众群,创造新的观影需求,促进青年电影人才的成长,从而拉动电影行业供需两端的平衡,优化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多样性和艺术多样性。

目前,档期仍然是影片发行考虑的首要因素。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等黄金档期竞争激烈,宣发投入大,排片压力也大。随着观影需求多样化,很多片方看到了日常档期中蕴藏的机遇。如《除暴》《赤狐书生》等片避开了黄金档期的正面对抗,另辟蹊径地登陆日常档期,也获得了不俗票房,为错峰发行做出了有益尝试。

2020年,中国电影迎难而上,以优秀作品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鼓舞和温暖了人心。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速推进,中国电影必定能在未来生产创作出更多高品质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作者:张斌,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