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课程割“韭菜” 小白求富梦一场
“优先入学的同学,优先分班,赠送年度最赚钱基金名单。”这边是某机构理财课“导师”在直播间催促粉丝报名参加售价为2380元的基金进阶课;那边是消费者的投诉:“交了7999元课费后,只上了一天课,微信群就被关了,所有承诺化成泡影。上当受骗了!”
当前,“理财课”广告在直播平台、社交平台铺天盖地,常冠以“小白理财”“零基础也能学”等字样,吸引不少人参与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充满正能量的财商教育竟沦为不法机构的摇钱树。在直播过程中,夸大或虚假宣传、诱导贷款买课等行为频现。
三大营销手段
“这是近期最后一次基金课。讲完之后,你就可以去实操了,赚8%至15%完全没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机构打着“教人赚钱”“实现财富自由”的幌子,在直播过程中频频鼓动观众购买价格高昂的“理财课”。
直播间里所谓“导师”有三大营销“利器”。
以理财成绩截图作为“诱饵”,鼓吹无风险赚钱:“手把手教你做行情分析,让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教你零成本一年白捡几千元,无风险14%的绝对收益。”
以“贫富差距”诱导财富焦虑:“贫富差距已摆在面前。什么都不做,你与别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明天的课我会教大家如何抓住行情。”“穷人永远找借口,富人永远讲方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