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21-01-15 08:19
受此启发,一场手机乒乓球挑战赛2020年11月在上海举行。手机代替球拍,选手之间的差距陡然变小了,业余爱好者也有了叫板专业高手的机会。由于手机屏幕少了胶皮的摩擦,旋转系数下降,看着是有机会的高球猛扣可能出台,选手们的适应过程也为比赛增加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去年,国乒队员在卡塔尔集训期间进行的手机乒乓球联欢赛走红网络。“国乒教你用手机打乒乓球”的话题备受关注,网友点赞的同时也纷纷晒出自己居家打乒乓球的视频,快乐在小球的来回之间不断传递。“这种乐趣能把乒乓球爱好者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陆元盛说。
传授孩子球技
培养未来人才
1959年,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国人对乒乓球有了特殊的情感。上世纪60年代陆元盛上小学时,乒乓球是风靡全国的运动。“那时候我每天都要带着球板,只要课间铃声一响,就冲出去打球,人多就摆擂台,输了的下来,大家对乒乓球都有浓厚的兴趣。”
陆元盛发现,如今的乒乓球爱好者五六十岁的居多。“我们小时候打球尽管条件有限,也玩得津津有味。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打球的少了。”
贫瘠的土壤开不出美丽的花,只有吸引更多孩子从小打乒乓球,才能夯实基础。陆元盛说:“父母、长辈带着孩子,陪着练、教着打,是个很好的途径。”
厚实的人才储备是国乒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完善中国乒乓球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中国乒协于2020年开始组建国家青少集训队(11—14岁)和国家少儿集训队(7—10岁),有13887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了第一阶段选拔。陆元盛认为,国青、国少集训队的组建为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2019年11月,陆元盛到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观摩,并为小球员们传授发球、接发球等多项技术要领。为孩子们点拨,被陆元盛视为一件格外有意义的事,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他们会在心里琢磨,回去反复练习,也许一个小小动作的改变,就能对他提高球技产生很大帮助。”
这些年,退而不休的陆元盛没有停下追逐乒乓球的脚步,他的行动既温暖了无数乒乓球爱好者的心,也鼓励和引导了更多孩子爱上乒乓球。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5日 15 版)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