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1-19 09:14
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复制件)。
2019年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为国旗而歌”系列活动。
《共产党宣言》1920年9月版。
《共产党》月刊创刊号。
《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外景。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供图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瞻仰。总书记久久凝视,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时隔近百年后,这个中国革命的原点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无数人前往参访拜谒,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陈列着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他爱党爱国、追求真理,留下了丰厚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先生的儿子陈振新回忆道,父亲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党的事业的追随是无比坚定的,“每每想起父亲把墨汁当红糖吃的情景,我自己也仿佛尝到了真理的味道。”
陈望道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1977年,用手中之笔传播共产主义火种的陈望道与世长辞。后来,复旦大学成立陈望道研究会,陈振新加入其中,并向全国的青少年宣讲父亲的伟大一生和共产主义信仰。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