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1-20 08:19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年轻的本土教练来说,抓住机遇,尽快学习提高和成长锻炼是最重要的。
在名帅团队中助理辅佐、成长学习,进而独当一面,是很多优秀教练的成长之路。李铁和郝伟都曾在里皮麾下担任中方教练,“单飞”后执教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成绩可圈可点;谢峰曾在北京国安和河北华夏幸福历经帕切科、扎切罗尼、佩莱格里尼等数名名帅的调教和熏陶;9名国产教练此次进入U18国家队教练组,显然也有组团“练级”之意。
与此同时,在中甲、中乙联赛中“打怪升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20赛季,高尧、谢晖、李毅、宿茂臻等球迷耳熟能详的前国脚,都出现在教练席上。从球员转型教练后,他们在球队中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职业联赛降温、理性发展的新阶段,“土帅”应有更多的历练和试错空间。这一点,近邻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2020赛季,韩国K1和K2联赛的22支球队中仅有1名外籍主帅,球队主教练的平均年龄仅为48岁。韩国本土教练“打天下”的环境,既为球队节约了成本,更为年轻教练的成长特别是球员转型提供了更多机会。年轻教练的培养也为青训提供了第一道有力的保障,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国足球发展环境向好,以李铁、李霄鹏为代表的退役球员越来越多地走向球队管理岗位和青训、校园足球的赛场。假以时日,“土帅”定能成为中国足球的顶梁柱。
“中国足球的问题,最终要靠中国足球人自己去解决。”正如吴金贵所言,面对未来,中国本土教练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