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1063个名字背后的故事(薪火传承)

人民日报  2021-01-21 08:37

“在整理南昌起义60周年展大纲时,我发现最初文稿里,原本准备了部队序列表,但是因为很多人物及背景资料空缺,最终没有完成,大家心里都有遗憾。把这些史料空白补上,完整呈现南昌起义历史,是我们的使命。”肖燕燕说。

依据南昌起义名人传记和相关文献资料,核实参加者名单,这是重要一环。寻找南昌起义参加者及其后人,增补更多文字之外的文物资料,同样重要。

寻找的过程,艰辛而曲折,而感动常伴。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徐先兆,是江西铅山人。参加南昌起义后,他随部队南下,几经辗转后出国留学,1936年回国,在江西从事教育工作。徐先兆后来一直关注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建设,并将自己许多当年的物品无偿捐赠,协助补充史料。1997年,已是94岁高龄的徐先兆在家人搀扶下,再一次来到纪念馆参观,看到自己当年的老照片,不禁老泪纵横。

曾任江西省副省长的黄霖,南昌起义时是贺龙部队的警卫连长。黄霖去世后,亲人将其一部分骨灰埋在了南昌起义时贺龙指挥部小院的树下。黄霖的女儿罗解难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关心纪念馆建设,2017年专门组织了重走南昌起义路线活动,沿着父辈的足迹,追寻初心使命。

  “我们做的每一件搜集工作,都是抢救性的”

时间线不断拉长,亲历者渐渐离去。“时不我待,我们做的每一件搜集工作,都是抢救性的!”王小玲说。

“在已知的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是彭猗兰。”肖燕燕介绍。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