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 2021-01-22 08:12
1922年2月,为了揭露军阀赵恒惕惨杀湖南早期工人领袖黄爱、庞人铨的罪行,在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途中,毛泽东停驻黄土坡中共武汉区委机关,并多次探望卧病在床的黄负生。在与黄负生交谈期间,毛泽东称赞:“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蔡和森是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湖南学联机关刊物《湘江评论》的主持人之一,毛泽东将黄负生与蔡和森相提并论,可见对黄负生革命理论宣传工作的高度肯定。
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提倡新家庭观和新教育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迷茫中醒悟的黄负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阅读《新青年》《共产党》等进步刊物,创办了《道枢》《互助》等先进期刊,是武昌中华大学校刊《光华学报》以及武汉学联《学生周刊》的主要撰稿人。黄负生是党的一大召开前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党成立后担任武汉区委宣传委员兼党刊《武汉星期评论》的主编。黄负生反对封建思想,倡导新观念,尤其从改造社会和改造教育入手,倡导教育公平,妇女解放,提倡新的家庭观和教育观。
1916年,黄负生在《妇女杂志》发表了用改良的文言文撰写的《余意中之新家庭》,抨击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禁锢妇女自由的封建礼教,主张社会分工明确,男女平等,倡导建立“以老幼男女,分工任事,各出所得,公之于众”的有序社会。与此同时,黄负生还十分痛恨当时腐败的教育制度,主张教育改革。如1921年,在《武汉星期评论》上,黄负生推荐连载了刘子通的《改良湖北教育意见书》,赞同其所提出的诸如“修正现行学校系统及义务教育之规定”,推行社会的教育政策,扩充男女共校等建议,认同其所主张的教育改革是“社会根本改造之策”的观点。随后,黄负生还代表《武汉星期评论》社,致信青年读者,指出:“教育前途,黑暗万丈”,勉励青年为教育改革努力奋斗,“宁可为真理的牺牲者,不可为强力的征服者”,推动地方教育整顿和教育革新。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