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21-01-25 07:00
图①:1913年拍摄的“银色别墅”。
资料照片
图②:展览馆内中共六大会场场景复原。
图③: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里,小朋友们在参加新春活动。
图④: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外观。
本报记者 殷新宇摄
这是一张震撼人心的路线图——1928年,怀揣中国革命火种的140多名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境,一路艰辛奔向万里之外的莫斯科。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共六大是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中共六大为何选址境外?风雨沧桑,莫斯科郊外的那幢小楼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踏着厚厚的积雪,本报记者于近日实地探访中共六大会址,感受这段不凡的岁月。
一场在中国革命最艰难关头召开的会议
1928年6月,莫斯科草绿花红,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不过,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旅人却无心欣赏眼前这般美景。“列车到莫斯科时,代表们的包间都放下窗帘。他们得在车上待着,等所有的旅客走光之后,然后汽车直开进站台,把代表们直接从火车上拉到大会会址。”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六大代表回忆录》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如此谨慎绝非多虑。“由于受到反动势力的一再打击,许多地方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描述道。
白色恐怖严重摧残,加之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影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集中全党智慧认清革命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然而,想找一处安全的开会地点并不容易。上海、广州、澳门、香港多个地点都曾被讨论过。此时,考虑到1928年春夏共产国际将在莫斯科举行几场国际会议,中国共产党将派代表出席,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希望中共六大也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同意了这一方案,并把会址定在了莫斯科郊外。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