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2021-01-27 08:18
八路军对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华北交通线发起破袭战,各参战部队、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英勇奋战。沉寂了3年的中国华北战场,战局出人意料:在长达2500余公里的华北主要交通线上,出现了数十万大军,他们炸铁路、毁桥梁、攻厂矿、拔据点。顷刻间,日本在华北的交通网、通信网全面瘫痪。在接下来的5个多月里,八路军共作战2174次,歼灭日、伪军50967人。
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百团大战既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又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民心。
“百团大战背后,是百万民众。仅吃一项,100多个团20多万人,一天就需口粮30万斤。再加上各种支前工作、破路工作及后方保障,在当时肩挑手提为主,辅以骡马、手推车的条件下,不组织动员100万以上的民众,根本无法打一场百团大战!”《1940:大破袭》作者刘强伦如此感叹。
“愿将热血卫吾华”
太行山脚下有个村庄叫谭村。
1940年春,这个原本荒凉的村落突然热闹起来。
《湘潮》杂志中《陈赓在太行抗日的经典传奇》一文记录,当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召开太行、太岳、冀南地区的高干会议。陈赓骑马赶到,一时间,太行山里名将云集。他们之中有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吕正操、陈锡联等人。会上,大家纷纷就破袭任务出谋划策。
抗战中,更有一批年轻的将帅抛头颅、洒热血。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