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1-01-27 09:04
“我记得当时开会时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有签到,毛泽东同志亲口问亲手记。”1965年5月,经历过调查座谈会的寻乌县晨光镇龙图村乡医兼教师刘淑士回忆说,“问了寻乌的农业、工业、交通、卫生、教育、妇女、风俗、山水、婚姻等情况,问了农民的生活如何债务如何,问了教员的工薪高的多少低的多少等。”
请县、区、乡苏维埃干部和教师、商人、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士兵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来座谈,是毛泽东寻乌调查的主要方法。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说:“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弄清楚了城市商业状况,掌握了土地分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以及确定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政策,提供了实际依据。”
根据调研情况整理成的《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文中既有数据统计,又有历史沿革说明;既有行业调查,也有阶级分析;具体到杂货店经营的131种洋货,农村祠堂过节时如何分谷分肉,都有详细体现。而在寻乌调查基础上写就的绽放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哲学著作《调查工作》(后改名《反对本本主义》),则成为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石。
“细致入微地占有材料,科学地分析和综合研究,是毛泽东寻乌调查最鲜明的特点。自此,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重要思想。”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道宾说。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