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2021-02-01 08:18
由香港作为金融单中心向港深穗金融三极演化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在地理空间上洗牌重组的主流趋势,而且湾区金融业集聚效应、梯队化特征格外显著。与10年前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GDP占比超过70%完全不同,香港如今的占比降至37%,同时深圳与广州大幅上升,并不排除5年之内深圳金融业GDP反超香港。按金融GDP的体量来看,香港、深圳、广州为第一梯队,三市金融业GDP均超2000亿元,并圈占了大湾区83%的金融业GDP份额;东莞、佛山两市金融业GDP在500亿元左右,为第二梯队;其他城市的金融业GDP皆在400亿元以下,为第三梯队。另外,香港、深圳、广州三个核心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占大湾区的91%,市值占比达88%。
头部阵容的标签化勾勒出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错位发展的商业赛道。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引导中国企业出海融资的作用将不可替代;深圳科技力量雄厚,同时既是创业板改革与注册制的试验田,也是数字货币落地试点的重要基地;相较香港与深圳,广州金融业GDP占比不到9%,但随着广州期货交易所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两大平台的落地,广州金融业身躯有望扩展,并且广州金融业的建设定位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其中碳排放有可能成为广州期货交易所的首个品种。这样,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棋盘上,形成了“金融+服务”由香港引导、“金融+科技”由深圳引导、“金融+绿色”由广州引导的三大金融高地。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