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一座楼·一棵树·一个光辉时刻——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故事

新华社  2021-02-11 09:29

柏辉章公馆当时在遵义城内无人不晓,红军到达遵义城之后,柏辉章家人吓得逃跑了,红军总司令部驻扎了进来。

踩着木楼梯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地面铺着红木地板,天花板上吊着一盏煤油灯,中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椅子围成一圈。

这是1月26日拍摄的遵义会议会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当年,20名参加者,在这间仅有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

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当前应采取的军事方针。他的发言得到了包括朱德等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的支持。

会议作出了“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决定,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评价遵义会议,称之为“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一首《遵义会议》诗作,道出了转折后他的欢欣鼓舞。

遵义会议在每一位经历者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在讲话和著述中多次谈到遵义会议。

多少年后,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清楚记得的,还有会址外的那棵小槐树。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