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就地过年,你关心的几大问题这么解决
再过一天就是春节。在这个“就地过年”成热词的节日里,几个话题自然备受关注:春节期间各地“米袋子”“菜篮子”是否充足?疫情防控更应注意什么?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如何保障?记者近日在多地调查走访寻找答案。
增货源稳价格 “米袋子”“菜篮子”有保障
临近春节,一辆辆满载蔬菜的货车驶入长沙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来往商贩络绎不绝。“平时每天蔬菜交易量约100吨,最近增加到160吨。”正在指挥卸货的蔬菜经营户李文明忙得满头大汗。
“考虑到今年留在长沙过年的人会增加,我们启动蔬菜动态储备,在日常交易基础上增加投放蔬菜1700万公斤,让市民们吃香吃好过大年。”长沙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姜思同告诉记者。
2月5日,在郑州市中牟县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工作人员在整理蔬菜。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上演了加大供应备货的一幕。
9日凌晨3时,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在旌鸿食品生产车间,20余名工人正将新鲜宰杀的鸡、鸭、兔等装车。食品公司负责人谭启彬说,已从规模养殖基地、养殖大户等处订好货源,春节前将持续供应。
这个春节不一般。据商务部初步摸排,今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万。市场供应足不足、价格稳不稳,成了这个特殊春节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