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02-24 08:38
2018年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2019年查处8.5万件,2020年1月至11月查处5.69万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5万人……围绕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进度,纪检监察机关因时因势调整监督重点、完善工作举措,有力有效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肩上责任。
坚决破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李老伯,你们年纪这么大了,还种5亩辣椒,身体吃得消吗?”“只种了1亩地,也就是采摘的时候请人帮个忙。”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河门村贫困户李德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市委第七巡视组发现了“纸上脱贫”的真相——扶贫信息表中,1亩辣椒被写成5亩,李德龙的年收入亦由3000元“变”为15000元,从而顺利“脱贫”。
对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予以破除。
“路灯都没装,为应付检查竟斥资800万刷白墙”,安徽阜阳“刷白墙”面子工程曝光后,该省纪委监委以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在全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集中治理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问题,并出台制度规定,扎牢制度笼子。
湖北省纪委监委将“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等突出问题纳入日常监督、巡视巡察重点,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推进。四川省纪委监委狠抓文多会多、督查检查过多过滥等问题,全省扶贫领域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74%、填表事项减少56%、留痕事项减少48%。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