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频道 2021-02-25 15:56
“
想通过典型案例告诉大家,‘精神赡养’和‘物质赡养’同样重要,‘常回家看看’应当是子女们发自内心的行为,而不应是法律强制的结果。
”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长王伟表示。
据了解,最高法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涉及老年人权益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工作。一方面,在民事审判特别是家事审判中,由过去的侧重财产权益保护转变为全面关注当事人身份利益、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强与民政、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动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以司法手段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和传统孝道文化,推进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