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董必武清正廉洁的故事

  2021-03-02 08:25

途中住宿,警卫人员考虑董必武年纪大了,总是安排他住相对好一点儿的房子,但董必武坚决不允许,每次都主动住在最破旧的房子里。为此他每次到驻地,都先要察看同志们的住处,一是看大家住宿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二是看自己住的是不是比别人的好。如果发现比别人的好,他就毫不犹豫地搬到差的房子中去住。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董必武是拄着棍子自己步行走过来的。

1935 年,董必武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党校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等几个人在一个屋子办公。作为校长,是可以有自己的一张桌子,可以自己睡一张床铺的,但董必武坚持和教务处长共用一个桌子、一条长板凳办公,合用一张硬板床睡觉,和学员吃一样的伙食。他处处以身作则,给党校学员树立了好榜样。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调他去做统战工作。做这个工作,是需要经常与国民党高级军官和上层人士打交道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和上层人士衣服光鲜,脚穿皮鞋或者马靴,吃饭七八个菜,有酒有肉,出入有卫兵前呼后拥,气派得很。董必武却只身穿打着补丁的旧军装,穿着补了又补的旧布鞋和他们打交道。他不卑不亢,有一种沉稳、大气的风度。谈完事,董必武起身就走,从不吃国民党上层高官的请,而是回去和同志们一起吃窝窝头就咸菜。有工作人员提出,董必武和国民党高官打交道,虽然衣着不与他们一样光鲜,但也应该穿八路军的新衣裳,不应该穿打补丁的衣服,这样显得我们太寒酸。董必武坚定地说:“共产党人和国民党比的是什么?是比谁革命,比谁真正为亿万中国人民谋利益,比谁抗日坚决,比谁能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而不是比谁阔气。现在延安条件艰苦,要想到前方战士,想到被日寇占领的地方人民逃荒要饭,不能多花一分钱。”

后来,董必武调至中共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担任中共南方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当年生活十分艰苦,八路军办事处每个人的伙食费一个月只有3元法币。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看到这里的同志们吃得非常差,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伙食比延安还差。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