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频道 2021-03-07 18:02
2019至2020年,最高检连续抓“一号检察建议”的落实,会同教育部来督促落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很多地方是省委副书记、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和我们检察长一起夜查学校,通过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整改,使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童建明表示。
这两年间,最高检还出台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和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前者要求医院、学校等直接从事与未成年人接触的工作岗位发现孩子有疑似遭受非正常损伤须强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告,后者要求学校在招录教职员工时,对有犯罪前科的不录用,该辞退的辞退、该开除的开除,把“大灰狼”挡在校门之外。“在去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把这两项制度吸纳了进去,使它成为一项法律制度,这是我们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做的一些具体工作。”童建明表示。
提升诉讼质效 “案-件比”降低至1:1.43
贯彻落实民法典 办案将天理国法人情有机统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司法机关受理的案件连续多年上升。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司法工作不到位,导致同一个“案子”,在诉讼中生成的“件数”变多。“我们有的时候一个案件在基层院没有处理好,当事人不断地申诉,或者我们的兄弟部门、公安机关对我们检察机关处理的不服,也提出复议、复核。一个案件从我们统计上来讲就变成好几个案件了。”童建明解释到。
为解决该问题,最高检在2020年1月提出“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