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2021-03-09 08:22
本报北京3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孩子的压岁钱应当怎样保管?高铁霸座行为应受到何种法律处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说:“群众关心的这些话题民法典都能管,要让民法典法律条文从纸面上走出来,走进群众心里,让法律规定成为民众法律信仰。”
2020年7月1日,民法典通过后,全国政协创建了“学习民法典”读书群,并邀请6位有法律专业背景和丰富法律服务经验的全国政协委员,成立导读小组,帮助委员学习民法典、提高履职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就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导读人。
“学习民法典”读书群,包括了所有全国政协委员及部分政协工作人员,合计3612名成员,还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在互联网平台开办了6个栏目,相关报道阅读量超6000万次,群众反响热烈。
黄绮委员说,“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要尽可能用群众关心的话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解。”连续28天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导读中,黄绮每天3次解读相关法条、剖析热点事件,共整理分享了15.7万字的学习笔记。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由此进入“民法典时代”。多地法院陆续宣判首批适用民法典案件,涉及自甘风险、“好意同乘”、高空抛物、遗产继承、撤销婚姻关系等诸多新案例。
以案说法,正成为委员们向民众普法的重要形式。在民法典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公民从出生到死亡,从摇篮到坟墓,都有法律保护。黄绮说,婚姻家庭编中有许多新变化:如设置离婚冷静期、激活家务补偿制度、明确亲属及近亲属范围、扩大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还增加了离婚分割财产时照顾无过错方的法定原则,明确了确认或否认亲子关系的司法救济途径,并纳入收养法等,体例更趋完整。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