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法治

知识产权如何保护、执行难如何破解?最高法大法官们划重点了

新华网  2021-03-12 08:46

原标题:知识产权如何保护、执行难如何破解?最高法大法官们划重点了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高洁)针对社会关注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互联网司法如何发展、执行难如何破解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位大法官一一回应,并披露了最新举措。

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贺荣披露,知识产权维权存在 “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问题,主要在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特点,现有的制度和实践操作也亟须完善。

贺荣透露,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入贯彻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使司法救济更加简便、及时、充分、有力,更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创新活力。

具体来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二是加强著作权和邻接权保护,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加强商标权保护,推动建设品牌强国;四是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互联网司法如何发展?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暗刷流量案”,旗帜鲜明反对“暗刷流量”交易行为,有力打击网络黑灰产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网络游戏著作权案”,探索完善知识产权新客体保护规则,认定采取挂机方式形成的游戏整体画面构成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披露,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即将制定出台《关于人民法院在线办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推动构建形成一整套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在线诉讼规则体系,为全国法院开展在线诉讼提供规则指引。并将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在互联网法院先行先试,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法院司法科技应用“试验田”作用。探索建设智慧法院大脑,建立司法大数据中台,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司法审判融合对接,努力实现数据驱动和泛在服务,为群众诉讼和审判执行提供智能精准服务。同时,法院还将研究制定技术应用规则,统一技术标准、优化平台功能、推动数据共享协同、保障数据安全,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司法规律、符合程序要求、符合实践需要。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