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 2021-03-15 08:26
同时,河南法院还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和“智慧执行”APP的运用,将使用方法利用短信推送系统主动推送给案件当事人。当事人根据提示信息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者进行人脸识别即可登录系统,了解案件进展、提供执行线索,还可以转接案件材料、联络办案法官、进行信访举报等。
此外,河南高院明确规定,对于当事人所反映的问题,执行法官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否则将有专门人员进行督办。这些措施,打通了当事人及代理人、承办人、指挥中心后台管理三方的沟通渠道,不断推动执行公开向多元化发展。2020年,共注册登录使用微信小程序29549人,涉及关联案件55006件,转接案件执行线索和材料9018份。
河南法院还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见证、监督和参与执行工作,让执行工作更有公信力。通过多项“阳光”举措,当事人心中的迷惑得到了及时解答,关心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执行信访数量不断下降。据统计,2020年,河南法院涉执赴省信访数量同比下降了13.77%,涉执舆情数据也出现了下降。
打破“暗箱”——倒逼执行公开责任
对于违反执行公开工作规定,消极执行、拖延执行或者选择性执行,影响案件公正办理的行为,河南法院积极通过“一案双查”、执行巡查、督导等措施进行排查,坚决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决不手软。
某法院案件承办人晁某某在申请执行人没有书面撤销执行申请的情况下,在执行系统中以终结方式结案,在申请执行人没有申请暂缓处置被执行人房产的情况下,未对可执行财产进行处置,存在不公开和消极执行问题,被处以警告处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