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网友拍案

从制针业分工延伸到全媒体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1-07-26 19:07

《国富论》可以说是学习经济学必读的一部书,它由“现代经济学之父”、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撰写,也是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这是一部18世纪写的书,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让人觉得非常有现实意义。读一读《国富论》,让人受益匪浅。

第一章是论分工,书中以制针业为例来讲解分工带来的生产力的增进。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任何制针培训,也不熟悉制针的工具,那么他一天恐怕连一枚针也做不出来。但如果分成抽铁线、拉直、切截、涂颜色、专职包装等18道工艺流程,假如一共10个人来制针,且其中有人从事两三种分工,这10个人每天可以制成四万八千枚针,平均每人可以制作四千八百枚针。分工流水线作业原来可以这样强大!

由此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要求记者成为全媒体记者,既能采写,也能拍照,还能摄像甚至是后期剪辑。假如还能当主持人、写评论文章那就更好了。那么,这样的要求会不会与“论分工”相悖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比如一个制针厂,还是18世纪的制针厂,分工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增进并不是说每个人只会一种分工或者几种分工,而是他在特定的环境下只做一种或几种分工。试想,如果一个工人只会一种分工,比如是包装,他算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制针厂工人,相比另一个会十八种分工的工人,谁更有机会找到工作,谁更有机会自己开一个制针厂,谁更能推动制针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答案不言而明。

我们常说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目前其实已经没有单纯的报纸或者电视台,连单纯的PC端网站也没有,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制作短视频,都在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资讯的传播,报、网、端、微齐头并进。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