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浙江衢州发现的西周墓葬群或为“姑蔑王陵”

新华社  2021-11-12 14:50

  图为孟姜一号墓,出土了我国年代最早的“人字形”木椁。(受访对象供图)

孟姜一号墓的另一重大发现是“玦的复兴”。墓中出土了6组玉玦,单体数量约200件。目前已知的玉玦最早出现在黑龙江小南山遗址,距今已有9000年历史。此后,它又出现在距今8000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随后,玉玦“南下”到长江下游地区,出现在马家浜、河姆渡、崧泽、凌家滩等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研究员说,在那以后,玉玦消失了一段时间,到商周时又复兴了。此次出土玉玦的区域,应该是商周时期百越地区玦的“复兴地”。这种成组的玦饰甚至传播到了战国到西汉前期的滇国,也就是今天的云南一带。

孟姜三号墓则是浙江地区同时期最大的土墩墓。它残留的土墩直径约70米,出土各类随葬品约200余件(组)。其中,以原始瓷器最为精美。张森说,结合碳14同位素测年和对出土器物的分析,这批墓的营建时间应该是从西周早期至西周中期偏晚。

  这是孟姜一号墓出土的部分玦。左为水晶玦,右为玉髓玦。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土墩墓流行于西周至春秋的江南地区,人们在平地修建土墩,再将死者葬在墩顶。浙江大学教授林留根长期从事土墩墓考古研究。他表示,修建土墩的葬法一直影响到后世的陵墓封土制度。此次发现是土墩墓研究的重要突破,它们当属高等级的贵族墓葬,换言之就是王陵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元甫研究员表示,和浙江北部的越墓相比,这批墓葬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强的地方特色,考虑到其等级之高,应该与当时的姑蔑国有关,属于王陵级别。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