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秒开智能锁的“小黑盒”2018年就不灵了
北青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花费199元购置了一把尚无知名度的智能门锁。实验中,技术人员多次转换位置,该门锁发出“嘟嘟”的声音,但并未开锁成功。技术人员对一把生产于2021年的智能门锁,进行了多次干扰实验,该门锁并无任何反应。
在15把智能门锁中,有些门锁被多次干扰后会触动报警机制,发出不同的提示音,有些门锁毫无反应,但它们均未被“小黑盒”开启。
官方回应
有关部门牵头修订防盗锁国家标准
成立于1986年的公安部检测中心,隶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是集检验、检测、校准于一身的综合型国家级实验室。针对“小黑盒”事件,公安部检测中心综合部副主任栾祎告诉北青报记者,“作为公共安全领域产品质量的技术支撑机构,我们迅速组织了调研与试验验证,对150余款型号锁具进行测试,只发现1例被‘小黑盒’开启的情况。”
公安部检测中心锁具认证项目主任李红升表示,近两年,电子防盗锁在安全性能方面的改进是显著的。除了新型电子器件和材质的投入应用,在机械结构设计、个人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生物识别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多提升。
李红升表示,公众常说的“智能门锁”在专业领域称为“电子防盗锁”,因为何谓“智能”还没有准确的定义。现行有效的标准主要有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和强制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等。“GB 21556-2008关于电子防盗锁的要求主要采信了2001年版的GA374标准,许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锁具的新发展、新变化,目前已由我中心牵头开展该标准防盗锁部分的修订工作,预计在锁具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方面都会有所提升”。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