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深度关注 | 家风是个大问题

  2022年01月24日08:33

儿女表面上是奢华生活的享受者,实际上是不良家风的参与者和受害者。“我对家里管得也很少,特别是对我那孩子有愧疚心理,我就说要帮他一下,跟我一块出访的一个老板就主动提出来说给他10万加元,我当时还自欺欺人地跟儿子说,你将来还给他。”在国外参加儿子大学毕业典礼时,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让儿子张岩第一次收下了老板送的“生活费”,在走向社会的十字路口转向了不归路。

张岩回国后想做生意,张琦就介绍老板给他认识,本钱由老板提供。于是,张岩很快就习惯了倚仗父亲不劳而获,开始主动向老板索要,往返于中国、加拿大之间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由于张岩涉案金额巨大,中国向全球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

贪腐之欲导致家风不正,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张岩也耳濡目染,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张琦在接受审查期间给张岩发了几十条微信,劝儿子回国自首,但张岩始终没回。“妻子也好,儿子也好,始作俑者都是我,管家治家的失败,也是失教。”张琦悔之晚矣。

严家教、正家风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纪法要求,必须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

家风建设是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涵养纯正家风、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筑牢家庭廉洁防线,事关党风政风社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好家风的培育离不开教育引导。2021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教育部、全国妇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培养红色宣讲队伍,挖掘整理并讲好革命前辈家风故事,引导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