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2-02-15 16:22
2月11日晚,中国选手闫文港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拿下了铜牌,夺得中国在此项目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在这个了不起的成就背后,既有运动员的拼搏与付出,也有高水平中国科技的助力与支持。
2015年,中国钢架雪车队宣布成立,在短短的七年时间内,中国钢架雪车从零起步,完成了冬奥奖牌从无到有的飞跃。钢架雪车作为高速项目,0.1秒甚至都可以决定奥运奖牌的归属,我国科研人员从比赛鞋、比赛服以及比赛训练入手为中国运动员“争分夺秒”提供科技保障。在比赛鞋底设置258颗钛合金鞋钉增强作用力,让运动员起跑拥有更好的能量转化;根据每一位参赛队员的肌肉线条比例设计比赛服,减少运动员爆发时的损耗;组织研发数字化科学训练辅助平台,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使日常训练更有针对性。这些精益求精的科技支持,为中国钢架雪车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放眼整个北京冬奥会,中国科技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科技”与“运动”的碰撞,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场简约、安全和精彩的奥运盛会。
“科技”与“运动”碰撞助力速度冬奥。秉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中国科技为冬奥提供更好的比赛场地。我国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运用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技术,配合智能控温将整个冰面的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使得冰面的硬度均匀、冰面平整,最大限度保证比赛过程中冰的品质,提升运动员滑行的速度。在科技的支持下,“冰丝带”的冰面被称为“最快的冰”,在2月11日的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比赛中,瑞典名将范德普尔在“冰丝带”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在赛后的发布会中他特别点赞“冰丝带”,“冰面特别出色,非常适合比赛,真的要感谢制冰师和工作人员。”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