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2-02-21 18:29
这种自信,也来自科技与人性化的软件服务保障。冬残奥村的灯具、空调、窗帘等设施使用都已实现自主控制;感应传感系统、语音提示系统等智能设备的大量应用,充分考虑到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手机APP提供无障碍线路导航,“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投入使用,体现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事实上,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已经有100余名有需求的观众得到了全程无障碍服务。这不仅是“试水”,更是有力推进“残健融合”的生动实践。
这种自信,更是基于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蓄势待发。2月21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正式成立。其中,88.5%的运动员是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尽管中国冬残奥运动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懈努力,正在不断取得进步。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本届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示我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努力争创佳绩,为国争光”是中国代表团的参赛目标,也是中国冬残奥运动员的郑重宣誓。东道主运动员的昂扬精神面貌,相信也会激发广大残疾人运动员赛出友谊、风格、水平、境界。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