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国擘画未来5年太空发展蓝图
中国还计划发射一个名为“巡天”的太空望远镜,该望远镜将能以与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相同的波长——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成像。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詹虎参与了“巡天”望远镜的研制工作。他表示,尽管“巡天”望远镜的“块头”可能会比哈勃小,但其视角将是哈勃的300多倍,可以探测更广阔的天区,这将使它能够探测到比哈勃探测到的大得多的宇宙天体。
按照计划,“巡天”望远镜工作前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将致力于通过对天空的广泛观察来了解宇宙的历史和演化。此外,该望远镜将定期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对接,以加油并进行维护。詹虎说,“巡天”望远镜拟于2023年底前交付,并计划于2024年发射。
探测太空中的引力波
中国希望于21世纪30年代初发射“太极”天基引力波探测器。如果发射成功,它将是首个天基引力波探测器。与高新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等地面探测器相比,天基探测器将观测到频率更低的波,使其能够探测质量更大的黑洞,包括早期宇宙中的黑洞等。
据悉,“太极”将包括3颗卫星,构成一个边长300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引力波探测星座。第一颗“太极一号”试验卫星已经于2019年成功发射,研究人员希望在2024年至2025年执行双卫星任务,以测试必要的精密技术。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家吴岳良说,这将“为最终任务扫除所有技术障碍”。
欧洲航天局一直在计划建立自己的天基引力波探测器LISA,并已成功发射了“LISA探路者”引力波试验探测器。据悉,LISA计划2037年前发射。研究人员称,“太极”和LISA强强联手,可以比地面探测器更高的精度测量描述宇宙膨胀的哈勃常数。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