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22-03-17 15:07
夜幕中的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刘兴华直言,奥运遗产工作没有成型的国际规则可循,往届奥运会也没有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可借鉴,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模式也就不尽相同。“我们与国际奥委会共同制定了《遗产评估体系(KPI)》和《场馆遗产计划通用模板》,以规范奥运遗产的影响评估和系统规划场馆赛后利用,被国际奥委会推介至东京2020和巴黎2024等奥运会组委会。我们还共同编制系列遗产成果报告国际版,推广北京冬奥会案例故事,扩大国际宣传,提升影响力。”
同时,如何落实重点冬奥遗产工作也成为北京冬奥组委重点关注的内容。刘兴华介绍说,首先,所有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均编制了三版《场馆遗产计划》,全方位规划赛后利用,实现冬奥场馆持久利用。其次,推动设立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增强在奥林匹克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此外,推动命名“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和“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落户北京首钢、延庆和张家口,充分发挥“奥林匹克”品牌价值,带动三个地区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刘兴华表示,遗产工作贯穿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全过程。在同步规划、同步创造的同时,北京冬奥组委更加注重定期总结成果,发布报告,不断宣传展示冬奥筹办带来的长期收益和积极影响,扩大公众参与,提升冬奥影响力和公信力。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