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2022-03-21 09:01
InWith公司认为,AR隐形眼镜的首批应用将是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的“可调节视觉”和“增强视觉”,比如可为近视或远视患者提供更好的视力,还可适用于最新的增强现实或混合现实视觉应用。该公司在新闻公报中说,终极应用将是实现完全沉浸的“元宇宙”视觉,给用户提供一种超级轻量级的、物理隐形的方式,实现在真实世界视觉和“元宇宙”视觉来回穿梭。
技术挑战多样
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只展示了样品,并未细致演示具体技术细节。一些业内受访专家对记者表示,全球范围内尚未有AR隐形眼镜正式上市,技术还没有那么快成熟,距离落地比较遥远。
有行业专家认为,由于AR隐形眼镜是无线设备,供电问题是一大挑战。依靠眨眼获得不稳定电压的电能可能无法被有效利用,即便像Mojo公司一样采用固态电池,长期续航能力也得打个问号。另外,由于涉及一定信息处理的计算量,显示处理器的CPU(中央处理器)完全内嵌在隐形眼镜中也有难度,比如Mojo公司干脆把CPU和GPU(图形处理器)都放在颈带模块中,隐形镜片只做显示屏。
还需考虑的是成本售价和健康安全问题。这种隐形眼镜需长期接触人眼,卫生和安全性不容小觑。有网友担心产品舒适度问题。还有网友提出技术滥用风险,比如担忧在隐形眼镜中内嵌摄像头存在非法偷拍隐患。
哈耶斯认为,一开始会有人略微担心或反对,但目前已有很多植入人体的电子设备被人们接纳,如电子心脏起搏器等,“当人们真正戴上AR隐形眼镜后,体会到不同的视觉世界,就会慢慢习惯”。
上一页 |